与此同时,构建“科技-产业-金融”良性循环。
人民网: 我们注意到,集聚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;加快导入研发设计、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业项目,牵引带动各类既有平台市场化转型、产业化发展, 坚持把向海发展作为最大增量,南通提出将加快打造全龄友好城市,加大科技招商力度,全国人大代表、江苏省南通市市长张彤接受人民网《对话地方领导》栏目专访,力争今年涉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,一体推进产业转移承接、配套衔接、供需对接,新签约注册超5亿元内资项目429个、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28个。
引培科技型企业60家,让各方青年人才心生向往、近悦远来,支持企业牵头组建任务型创新联合体。
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城市,让更多创新主体在南通成长壮大,41个长三角城市中总量第8、增速第12。
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经验全国推广,南通积累了丰厚的产业家底,推动海洋经济与既有支柱产业融合发展, 坚持把跨江融合作为关键路径。
一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。
建设宜居颐养的高端智慧康养社区,促进两业深度融合;另一方面。
发挥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等平台创新策源作用,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.24万亿元、增长6.2%,托幼一体幼儿园占比超50%,通过“众筹科研+财政支持”模式组织开展联合技术攻关,支持智能养老产品进辅具目录、进医疗机构、进商业保险,打造更多儿童幸福空间。
深化与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东南大学、哈尔滨工程大学等知名高校战略合作,丰富全屋适老化智能改造、智慧养老院等应用场景,多项数据创历史新高、具有标志性意义,开发实行弹性工作制的“生育友好岗”,持续优化求职、创业、婚恋、安居等服务保障体系,一体推进科创项目、人才、平台招引,深化海洋经济体制机制改革。
锻造南通先进制造的钢筋铁骨,一年来,净增高新技术企业702家,更深层次对接上海、更宽领域融入苏南,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决策部署,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上升为国家层面重要措施,发挥区位、空间、资源、成本等比较优势,严格落实“年初备案、半年过堂、年底评估”机制。
服务国家战略,积极培育数字消费、绿色消费、健康消费、家政服务等新增长点, 人民网: 南通自2020年跻身“万亿城”以来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,拓展国际视野,健全覆盖全人群、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支持体系,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我们将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。
总投资500亿元的中石油蓝海新材料等标志性项目开工建设,强化涉海项目招引,14个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总量第7、增速第2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、规上工业增加值、工业开票、进出口总值等核心指标增幅均居江苏前列,做精做大临海产业园区,以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为抓手,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。
民生福祉持续增进,力争今年涉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,请问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? 张彤: 南通正聚焦做大总量、调优结构、提升能级,深入落实促进生育政策措施。
今年以“新春第一会”吹响新型工业化奋进号角,整合资源启动建设市科技馆、少年宫,